1965波兰剧情7.2《轻取》高清1080p


更新时间:2024-02-26 类别: 剧情 运动 评论 下载
显示摘要
特丽莎和安德鲁在火车站相遇,两人一起参加工作面试。特丽莎成为工程师,而安德鲁只能做工人。在参观工厂的时候,安德鲁意外获邀参加这个企业的拳击赛。在最后的决赛上,荒诞的事情发生了…………
轻取的海报 轻取

轻取

评分:7.2 / 地区:波兰/ 片长:77 分钟 / Argentina: 7 导演: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 / 热度:1355℃
类型:剧情/运动/ 语言:波兰语 编剧: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
主演: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Aleksandra Zawieruszanka/Krzysztof Chamiec
状态:高清1080p更新:2024-02-20
影片别名:Walkover
特丽莎和安德鲁在火车站相遇,两人一起参加工作面试。特丽莎成为工程师,而安德鲁只能做工人。在参观工厂的时候,安德鲁意外获邀参加这个企业的拳击赛。在最后的决赛上,荒诞的事情发生了……

青年30岁废物危机的一种波兰态 仍想追逐姑娘 职场与竞技体育却日渐不再友好 被迫卖掉心爱收音机 最后一场决赛不为轻取冠军/手表/收音机 没有欢呼就还想真实再打一场 只因 拳台上有可以无法逃避的战斗. 例如摩托追逐火车等长镜调度很花心思 镜头掠过社会主义未来风清水混凝土建筑和间隔内荒草上放牧的牛羊 亲切

轻取剧照

看完《轻取》的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听着门外孩子的嬉闹和持续的五金件噪音。上一秒我似乎还在黑暗中把脸贴近一副失焦的面孔,和另一具身体揉进梦里。但门外那噪音催促着,久不停歇且显得过于靠近。我赶紧从床上起来往门缝外看,只见一个骨骼凌厉的白人男子表情可怖地贴在门上,企图磨断我家的锁条,看起来即将打破最后一点防线。我的脑海中滑过很多念头:我的年龄,我的财物、我那一些并不算实至名归的小胜利,最后想到我的一事无成,于是嘶吼着质问他、要他停下、威胁他报警,但门外的陌生男人不抬眼也不为所动,继续磨着锁。彷佛一整寒潮从心脏直冲大脑,我这才一瞬间从噩梦中惊醒,坐了起来,赶紧爬起来去看了猫眼。好在屋里屋外都只有我一个人。这真是电影沉浸式体验……

轻取剧照

导演将自己的业余拳击生涯搬上银幕完成的第二部半自传作品,是《特征:无》的延续。全片共29个镜头,段落长镜头的交替使用也是其早期作品的重要风格特征。这部关于局外人的影片重点描绘了工业化的冷酷背景以及普通人的干涩生活,同时对职场与运动场的竞争、尤其是年龄在这两方面的地位提出质疑。(3.5)

轻取剧照

一部关于奔三年龄危机的电影 长镜头 变焦以及构图上对画面的切割(形成了巴赞说的那种窗户)很有意思 配乐好喜欢。。。还能一窥波兰工业化初期的社会景观 钢铁丛林般的大厂房和现代风格的工人宿舍的视觉效果还是挺漂亮的

轻取剧照

十字架应声倒下,男追女躲,平地登高台,空旷转餐厅……看傻的调度。和《金色茧房》连续看,感叹于一甲子的跨度下是创作初期显露出的电影生命力。

轻取剧照

声音(音乐及噪声)与影像在斯科这里是类似“两权分立”一般被确立。爵士有如离散的流体态动机,如润滑剂般地被输入在完全不同的影像之间(同戈达尔、洪常秀等不同):不论是长镜头跟拍,远景别凝视还是中近景的叙事。而钟表(最后被证实是拳击腕表)与随身携带的收音机也变成了游离的隐喻;不过它们同爵士乐一般,跳出了“隐喻”(/动机)这一界限而变成了同影像等权重的组成部分。

轻取剧照

在如火如荼的「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的大形势下,个人的奋斗(不能)与对前途未卜的迷茫依旧是「幸福社会」青年人的趋势,无论是拳击还是跳火车都是一种一命博机会的赌博,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对于青年的残酷不过大同。

8.5/10大银幕。老杰兹的第二部长片就这般才气逼人了。他说早年的自己是不重视剪辑的,这可能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这片在摄影上下了这么大功夫。长焦摄影,用推拉焦改变情状。跳火车的长镜头居然是一条过哎!2023.3.29号@BFI#补标

游荡者的第一种结局,波兰新浪潮,跃下火车,真正的生活的勇气与荒诞,但十字架的阴影始终掉在空中、转运在途中,未来远未到来,结局其实是再次出航的准备。

#BFI #OutsidersandExilesTheFilmsofJerzySkolimowski 整部电影的故事充满讽刺性,视觉上长镜头非常惊人,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能力太惊人了(映后他也强调他对于剪辑的不擅长),尤其是其中推拉焦在其中的使用,不光提高观众的注意如拳击时的推焦到特写,很多时候还能给予的额外信息制造不少笑料。最精彩的肯定是摩托车追火车的戏,导演映后也表示只经历一次彩排后完成那场戏,那一跳也来自于导演自己的经历,经他解释,“似乎”没有很困难。印象很深的是利用镜头运动完成的场景转换,尤其是利用十字架那场戏是我最喜欢的。配乐占比还是蛮少,主要是爵士。几场收音机音搭配的人物正面镜头的虚焦不是很理解。剪影画露眼睛明显致敬新浪潮。不喜欢的是后配音带来的那种音画“隔离”感。

8.0 另一视角下的《Cleo de 5 à 7》,不强调年龄焦虑下的时间流逝,而是让镜头穿过逼仄或空旷的空间来看见角色的内心波动,即兴的性质为情节提供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和幽默。

大概有半部非常喜欢,火车镜头和行走镜头都很牛。大部分人能赢得的是不是大多都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已经有了的东西?60年代的电影好像最会拍无聊度日的状态了

发表评论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