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美国剧情8.1《美国小说》1080p/4k高清


更新时间:2024-02-20 类别: 剧情 喜剧 评论 下载
显示摘要
以出版行业的角度聚焦将“少数群体的声音”进行商品化。

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尼科斯·卡拉米吉斯 / 杰梅因·约翰逊 / 柯德·杰弗森 / 本·勒克莱尔 第81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第7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柯德·杰弗森……

美国小说的海报 美国小说

美国小说

评分:8.1 / 地区:美国/ 片长:117分钟 导演:柯德·杰弗森 / 热度:1726℃
类型:剧情/喜剧/ 语言:英语 编剧:柯德·杰弗森 / 珀西瓦尔·埃弗雷特
主演:杰弗里·怀特/翠西·艾利斯·罗斯/约翰·奥提兹/埃里卡·亚历山大/莱斯利·格塞斯/亚当·布罗迪/凯斯·大卫/伊萨·雷/斯特林·K·布朗/迈拉·卢克利希亚·泰勒/雷蒙德·安东尼·托马斯/奥基里特·奥诺多瓦/米利亚姆·肖尔/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派特里克·费斯克勒/尼尔·勒纳/J·C·麦肯泽/詹·哈里斯/贝茨·怀尔德/迈克尔·吉布林
状态:1080p/4k高清更新:2024-02-10
影片别名:
以出版行业的角度聚焦将“少数群体的声音”进行商品化。

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尼科斯·卡拉米吉斯 / 杰梅因·约翰逊 / 柯德·杰弗森 / 本·勒克莱尔 第81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第7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柯德·杰弗森

#48th TIFF【观众选择奖】# 6.5/10 前50分钟较为拖沓,但从小说出版后火力全开,不留余力的讽刺美国出版行业下的种族虚伪:以最肤浅的形式去回避可能存在的racism。最后的落点过轻,玩弄的姿态削弱了先前的力度。

美国小说剧照

9/10。提名都能视为奥斯卡对前几年xjb颁奖导致的遗嘱们的道歉。电影有时候也常常负责提出问题:当种族问题在黑命贵掀起的政治正确的正确中,有人走得太过(白女学生),而有人以“历史受害者”的身份实则在以消费苦难和迎合刻板的姿态享受种族福利(里面的黑人女作家)。某种程度上,白人的关注虚情假意且从未正式过黑人的历史,而很多褒奖也宛如施舍一般(你们还想让我们怎么样)。事实上如同男主一家这样高级知识分子且中产阶级的黑人,几代人的奋斗无非只是想成为普通人而已。而美国小说所尝试探讨,反思和抨击的,正是芭比们所正在尝试的。我有多喜欢美国小说,我就多讨厌芭比。

美国小说剧照

8.0,《美国小说》跟之前的《绿皮书》一样,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讨论了种族议题,并对白人主导社会刻画下的黑人刻印象进行了抨击,巧妙又有力度,但又没有走向极端,电影里面对“好书”标准的讨论很有趣,艺术本身就是主观的,描述黑人苦难家庭生活经历来迎合白人white guilt的书就一定是毫无营养的垃圾吗?打破常规标签描写不同角色,堆砌华丽词藻和长篇大论的书就一定蕴含着深刻哲理吗?

美国小说剧照

笑死了,It’s essential to listen to black voice! 很少有人真正care少数族裔的故事,他们只是从中摘取符合stereotype的部分,享受关心少数族裔的道德优越感罢了。电影大部分时间其实在描写生活和感情,如果讽刺小说的部分占比再大些我会更喜欢……大概把生活写得真才能衬托小说的假吧。

美国小说剧照

书里戏外的嵌套结构以及一些台词情节角色的设计是有想法或者说比较讨巧的,Monk的人设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留校联盟里的Paul尽管杰弗里怀特的表演也撑算住了节奏,所以毋论形式上的冒犯和看似自我,其本质上仍是被当下所明确需要的那类美国治愈系电影

美国小说剧照

黑人小说家因鄙视黑人文学这种分类写了一篇全是黑人刻板印象的小说,结果得奖大卖不说还要被拍成好莱坞电影。讽刺感max的文学轻喜剧,对白人主导的虚伪政治正确火力全开。

美国小说剧照

本以为会睡着结果意外看得很专心。嘲讽美国的政治正确其实并不真正关心黑人的生活,只是为了满足白人的“善心”与“包容”。由白人决定的奖项还要说这是“the black voice”,最后被枪杀的设定更是黑色幽默到我在影院笑出声。镜头语言差,支线破碎(这也是打四分的原因),但这些都不妨碍主旨的精彩。我们在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宣传多样性,我们批判我们质疑,所有的自由与运动都是在霸权阶层允许下,展示给他们欣赏的橱窗showroom而已。很好笑的是,影院里几乎都是白人,大家笑得很大声;黑人在荧幕上大声讽刺着白人把戏;而黄种人,就是片场那个端茶倒水的助理,不是主角,不是反派,不是观众,不是评审,不被尊重,也不被看见。

难得的佳作,颇有点《绿皮书》的感觉。本片讲述了一个高知上流社会的黑人教授Monk为了抵制白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故意写了本讽刺小说,本想打脸白人精英,结果反而因为成功刻画黑人底层出生、父子反目、少年犯罪的刻板印象而被推崇肤色多元的白人捧红的故事。作为常年的异乡客,每逢自我介绍,总是颇感为难,既想彰显民族自豪感,又怕对方马上给我套上刻板印象。这种扭捏极少被搬上好莱坞荧幕,但却十分精准地被这部电影呈现了出来。 剧情精巧、台词幽默、笑点不断、既有深度也有爆米花??剧的快乐,可谓完美,十分推荐!

开头让人分不清的自“黑”,读书会上卖座的女性作家的书籍里充斥着南方旧时语法,还有与出版社的那些斡旋,这些都让人忍俊不禁。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回归电影标题文学创作方面,果然还是自己讨厌的人最理解自己。 当然绝对不能忘了那个结局!

最后的结局还是泄气了,给观众选择就是自己也不知道想做什么。黑人讽刺喜剧和中产阶级中年困局合在一起拍得很轻松平和,挺好看的糖水片,终究是没有任何严肃和尖锐的部分,说是激进其实还是保守。

生活线和创作线一开始觉得有点割裂,但后面逐渐体现出妙处。身份政治通常是看待、解释社会最不动脑筋的方式,在身份政治之外寻找新的叙事更加艰难但可能也更加真实

完成度不错,整体看下来很流畅,家庭线的设置很有效地强化了故事主题,但总感觉辛辣程度不足,甚至有些过于工整,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何尝不是另一面的《绿皮书》?是学院奖评审一定会青睐的题材。

发表评论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