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瑞典剧情7.5《排演之后》高清1080p


更新时间:2023-05-05 类别: 剧情 评论 下载
显示摘要
一个年轻的和一个即将结束演艺生涯的女演员,各自用各自的爱与虐待方式挑逗老导演,而导演的权利是可以支配她们是否还能在舞台上存在…………
排演之后的海报 排演之后

排演之后

评分:7.5 / 地区:瑞典 / 西德/ 片长:71分钟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 热度:2500℃
类型:剧情/ 语言:瑞典语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厄兰·约瑟夫森/英格丽·图林/莉娜·奥琳/Nadja Palmstjerna-Weiss/贝蒂尔·古韦
状态:高清1080p更新:2023-05-05
影片别名:After the Rehearsal
一个年轻的和一个即将结束演艺生涯的女演员,各自用各自的爱与虐待方式挑逗老导演,而导演的权利是可以支配她们是否还能在舞台上存在……

排演之后的幕后交流却发生在舞台上,人物的言行举止都如同一次正式演出,说着应该多倾听不善言辞的演员说话的导演却一直喋喋不休,算是把生活也变成了富于张力的剧场。

排演之后剧照

剧场模糊了时间与空间,可以让亡者复生,也可以让一段爱情还未开始就死去。伯格曼最后几部作品明显地带有回忆和总结的色彩,《芬妮与亚历山大》《排演之后》《萨拉邦德》,像是这位老人在和自己挚爱一生的观众、剧场、演员、爱人一一告别。

排演之后剧照

这电影竟可以分两种方式看,一是电影里的人在讨论舞台剧,二是电影里的舞台剧里的人在讨论舞台剧,二原因是图林出现后奥琳的表现方式。这片让我想起了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只不过没一镜到底和加了一个人。伯格曼对演员的控制无孔不入,真替演员担心,不过调教出如此演技也值了。

排演之后剧照

“最后一句对白说完之后,快速接一个剪切的黑场,粗粝感,让人印象深刻”。 人们都讨厌别人索取真相/ 我不想再和你对话,也不想再想起你/ 我讨厌所有的心血来潮和轻率/ 人与人的感情矛盾而又难以彼此理解,受教了。

排演之后剧照

特别像导演年老午后对着回忆的自言自语,关于人与人/内心与外在的距离,心里想谢天谢天终于滚出了我的生活,却说着另一套安慰言辞,试图跟自己解释与告别。“徒劳无益的和解,内疚、恐惧和强压的愤怒,然后还有这份同情,总是同样的情景。”不同于Woody Allen生活场景的喋喋不休,Bergman更像一个智者在布道人间虚伪和不值得,谢天谢地只有68分钟。

排演之后剧照

舞台上导演即掌权者,母女争相献媚,她们间的关系也像伯格曼以往的作品中那样存在嫌隙,所以当母亲登场时,女儿会以小女孩的形象出现,畏惧感不言自明

排演之后剧照

(字幕太影响观影体验了)杂糅了很多主题,不过感到一切关乎权力关系,导演与演员,母女间,情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难以定义。

哇,真是一个完美的拉扯,复杂又深沉勾连。伯格曼受够了女演员的抓马、癫狂、幻想和反复(他知道一般女演员如果走到这一步其实就是弯路了,不太能胜任作品了),但是对待曾经也年轻的女演员,能帮导演表达内心自己情绪的女演员,又忍不住靠近、互相挑弄,同情又忍不住用情,但只是又一想到她们以后的样子,不免又厌烦了起来。哎,情绪泛滥的女演员和暴躁无序的导演们,互相深入又抗拒。镜中的舞台,搬进生活里是多么的消耗,相爱相杀,他们是生活中追求抓马的主力军,双方都向着无意义的深海,互相裹挟,试图一起毁灭。神奇的是,戏剧影视发展到现在,这种故事太多了,但只有伯格曼诚恳感受并表达,而且诚恳到,我都忘了他在表达厌恶。

台词很好,属于话剧搬上舞台的影片。两个女演员与导演的情仇恩怨,无新鲜事,不过老年的女演员的个性塑造地非常好,演员本身也非常贴合角色。我的皮肤都在发出衰老的气息,把一个年轻时靠美貌行走了半辈子且自信任性的女演员害怕已经到来的衰老的感觉都 讲出来了。

这个很无聊。三一律,剧场息工后,三位演员,老导演亨里克,年轻演员安娜,母亲演员情人病人凯拉尔。对话中还有同年的导演朋友安娜的父亲。找手镯撅屁股献媚渴望肯定成功的年轻女儿,走火入魔爱恨入深精神状态错乱渴望舞台追捧的母亲。导演的电影模仿生活,演员的时候模仿电影。喜欢沙发上三人坐的很开在舞台上,很多画外音,手细节特写表现控制,结尾导演搂着年轻演员肩对话。伯格曼的无聊戏剧。常常跟不上在说什么。剧本描写蛮文青,台词虚。

单一舞台环境,纯靠对话驱动,一个老导演先后和母女两个演员交谈。在”母亲“演员登场后,”女儿“演员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偶尔还切换成12岁的模样,记忆想象叠加在现实空间之中。只是,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对话吗……

太精妙了。伯格曼洞察了女人身上的“表演属性”。“老去的疯女”,这一形象太好了。她被丈夫斥为疯女,而将她逼疯的恰恰是他。其间隐含着一层极微妙的权力关系

发表评论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