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分传记剧情《吴清源》DVD中字迅雷下载


更新时间:2011-05-10 类别: 剧情 传记 评论 下载
显示摘要
……
吴清源的海报 吴清源

吴清源

导演: 田壮壮
编剧: 阿城 / 邹静之
主演: 张震 / 张艾嘉 / 李雪健 / 柄本明 / 伊藤步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日本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上映日期: 2007-05-24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呉清源 極みの棋譜 / The Go Master
IMDb链接: tt0439885
吴清源,出生于民国年代的围棋神童。11岁的他成为北洋军阀段祺瑞门下棋客,以天才棋艺养活家人;14岁初渡日本,乍来即与日本棋院大赛刚出炉的冠军较量,并中盘获胜;五年后,吴清源与日本新锐棋手共同创立围棋新布局,掀起一场围棋革命。1939至1956年间,吴清源凭个人之力打低全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士,十次大胜“十番棋”,被誉为“昭和棋圣”。他以“95盘擂台赛式”的“十番棋”,令当时日本棋坛所有大师全部降级,创造了日本围棋界所称的“吴清源时代”。老年的他更发明“21世纪围棋”,抛弃其功利性,改为提倡其艺术价值,揭示围棋的高远境界。
《吴清源》一片正是根据其生平故事改编。由张震饰演的吴清源,一代棋王东渡日本学艺,在才情最辉煌丰盛的时候,遭逢中日战火,令吴清源这颗爱国心痛苦不已,在导演田壮壮处理下,《吴清源》全片拍出美丽雅致,骨子里却具无比强大的心理冲击力,境界非凡。
《吴清源》不仅是为了阐述围棋这种艺术,也是为了刻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围棋大师吴清源身上所体现的东方文化──吴清源对围棋的热爱相当纯粹,他能将整个身心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让他痴迷的工作中,正因为有这种精神,他才能战胜所有的困难、挣脱生活的束缚。
田壮壮曾感慨地表示,《吴清源》是他毕生最难拍的一部电影──因为要拍好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实在太有难度,尤其围棋本身已是一门静穆的艺术,要透过电影有限篇幅,将棋手的内心世界娓娓道来,更是难上加难。田壮壮认为在当今的世界中,人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他从吴清源身上就看出这种精神──对自己所追求事情的执着与坚持。有了这种精神,大家才能超越社会环境束缚,达到自己目标。但是,这种精神谈何容易,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吴清源做到了,这就是对自己、生命、社会的尊重。
吴清源一生寡言,生活简朴,对金钱也很淡泊。正是这样的人生修炼,才使他一次又一次渡过生命中重重苦难。无论是棋盘上的苦战、严重的肺结核,在夹缝中生存的艰难、生活的漂泊和清苦,甚至遭遇车祸后精神错乱以至棋力下降,在他的静心修为中,全部化成笑谈,所谓“吴清源精神”莫过于此。
影片《吴清源》,为我们展现了卓冠古今的围棋大师吴清源跌宕传奇的一生。这部影片是基于吴清源本人的传记体回忆录《中的精神》改编而成。传主本人至今健在,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他真正感染世人的与其说是他的布局天才,倒不如说是他的智者的通达与超脱。
作为中国人的吴清源,是20世纪日本最有名也是最出色的围棋大师。1928年只有14岁且早已在国内崭露头角的吴清源,为了进一步研习棋艺去了日本,并于几年后取得了日本国籍。在日本的几年时间里,他刻苦钻研棋艺,潜心悟求棋道,连续战胜日本国内的几大高手,不断获得晋级。1950年,三十六岁的吴清源升为九段。五十年代是吴清源战绩最辉煌的年代。他和当时第一流的日本棋手挨个作一连串的十局决胜战,连战皆捷,所向披靡,并且在各种大比赛中独占鳌头。日本棋界称为吴清源时代。至今日本棋界人士谈起当年清源的战绩,仍然赞叹不已。


一句话评论:

用感人而具有诗意的方式展示了日本近50年的变迁——从“二战”期间与中国的冲突,到广岛的原子弹,再到而今对西方的开放。

——意大利媒体

台湾演员张震在《吴清源》中的表演相当成功。他说着一种不熟悉的语言,用近似催眠的表演方式将围棋大师吴清源那种平静外表下的张力刻画得很到位。

——《综艺》杂志

一部关于生命和信仰的影片。

——田壮壮

幕后制作:

关于影片

这部影片的拍摄场地,部分在中国,部分在日本。演员和剧组成员汇聚了中国、日本和台湾两国三地的精英。就题材而论,日本人喜欢围棋,并把此作为一种极富有民族性的游戏和艺术,尤其是在动漫系列《棋魂》热播并且家喻户晓后,更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
影片的背景涉及到吴清源去到日本并取得辉煌战绩的那些年。中日关系自从1931年日本侵占满洲后一直是一团糟,影片并没有过多渲染那场令人不堪回首的可恶的战争,镜头多数还是围绕着充满寓意和哲理的棋局和信仰,这样的主题会在中日观众之间引起共享共鸣,而不是争议和敌视。
导演田壮壮招来旅外著名文人阿城担任编剧,他们对主人公性格的把握集中于:纯粹、缄默、羞于对人但却宗教般虔诚地追求棋局魅力这样一个有所超越的个体。对吴清源来讲,这种极富挑战性和战略性的“游戏”,在一种纯粹意义上讲,富有超越现实的魅力。可以说,棋局就是他的宗教信仰,他会为此付出全部身心。
在影片中,吴清源长袍加身,飘逸脱俗,留着短发,佩戴着一副牧师式的圆眼镜,使他看上去更象是一个佛教僧人。事实上,长久以来他一直在寻求一种精神解脱的方式,也确实曾经皈依过佛教。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那几年,他在日本的身份和和处境令他时时感到有难以承受的痛苦,有时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内心并不像他的外表,充满了平和,只是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以何种方式为国家作些什么?他行走时孤独忧思的步态和反抗无力的形象更加让人觉得哀婉凄楚。与此同时主人公的内心也在苦苦求索,力图为自己的身心营造一份安宁与和谐,尽管这世界并非如此。
事实上,这虽是一部关于棋局和棋手的故事,它的主题的着力点更多地集中于围棋所体现的那种神圣的意境和棋手卓越的人格,对弈的双方会给予自己的对手真诚和崇高的尊敬。影片是在颂扬一种体现于围棋中的高于生命、家庭和历史的精神。片中一段有力的场景正展现了这种精神:1945年8月6日美国将原子弹投向广岛的那一刻,吴清原正与对手投入地对弈。为了将那局棋下完,他们向裁判要求不要中止比赛。就在不远处的城市地陷人亡时,对弈的棋手却依然气定神闲。
为了衬托影片空灵杳渺的意境,导演精心而简洁地以钢琴独奏和合唱团美妙的声音来强调影片的基调。但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就像影片的剪辑一样,轻柔而不留痕迹,以至于观众有时会失掉镜头之间的逻辑联系。在传主生命的最后,观众或许会感到一种无力的窒息。但留在人们心中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主人公那份禅宗的智慧与安闲。


田壮壮的“坚守”

在2003年出版的吴清源自传《中的精神》中,吴清源有这样的阐述:“‘中’这个字,中央有一根棒子,从形状上分为左右两个部分,表示着阴和阳。取得阴阳平衡的那个点,就是‘中’。对于围棋,我总是在思考‘中’的那一点。”而该书的宣传单上就印着田壮壮的一段话:“先生老在讲‘求道’。他本身是个下棋的人,但毕生在棋道之外求的是人的精神之道。”田壮壮表示:“电影对我来说是宗教一般……在我的电影创作过程中,也要按照‘中’的精神做我的电影。”他还专门把吴清源的题字“用中”和“玄之又玄”悬挂在北影大院内的工作室墙上。
田壮壮表示,他拍《吴清源》不是为了阐述围棋这种艺术,而是为了展示围棋大师吴清源身上所体现的东方文化——输赢并不重要,人生的根本在于尊重他人和自重。“事实上,围棋起初并不是一种竞赛,后来才发展成那样的,而且在不同的文化里围棋有着不同的释义。在中国,围棋是一种竞艺;在日本和韩国,围棋则是一种文化。我的影片无意阐述围棋究竟是什么样子,而是刻画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个人。”
吴清源本人的“纯”也是吸引田壮壮的一个重要原因。田壮壮说:“吴清源对围棋的热爱相当纯粹,他能将整个身心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让他痴迷的工作中,正因为有这种精神,他才能战胜所有的困难、挣脱生活的束缚。他现在仍然健在,仍然将他的生命融入围棋和他的信仰之中,他的故事相当有感染力。《吴清源》是一部关于生命和信仰的影片。”


张震的“蜕变”

《吴清源》描绘了围棋大师吴清源曲折离奇的一生,吴清源的扮演者张震要从十几岁演到七十多岁,难度很高。张震透露,他演吴清源的秘诀就是特别着墨于吴清源专注的眼神,同时也揣摩“吴老师”特殊的走路方式,尽量使自己扮演的角色和真实的“吴老师”接近。张震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扮演真实人物,尤其跟吴老师本人见过面后,压力更大。一开始很担心会不会与本人差距太远。也因为这样,让我知道自己必须做更多的准备,田壮壮导演也跟我做了很多沟通,对我帮助很大。”


花絮:

·本片剧本由阿城完成,田壮壮谈起跟阿城的合作:“阿城是个智者,我感觉自己并不是跟他一起工作,而只是向他学习。他给了我不少意想不到的创意和灵感。”


·在片中张震扮演一位围棋大师,但张震坦言他本来不懂围棋,因为这部戏才特别去花时间学习。除了学习如何下围棋,还要研究专业棋手的举止、下棋的动作,尤其是吴清源本人的习惯动作。不过直到影片拍完张震的围棋也“下得很不好”。


·本片因缺乏资金完成后期制作,接连错过坎城影展和威尼斯影展,男主角张震倒是抱着平常心,认为去不去影展不是他能控制的事,只想按部就班做好份内工作。


·影片中“昭和棋战”场景的展现要用到那个年代的实物道具棋盘,却没想到“昭和实物”的代价,比如吴清源时代使用的榧木棋盘,一般市场上根本就见不到,只有收藏家中才有,但价格奇贵,最低也要索价4000多万日元(约合3万元人民币),高则上亿。
Up222222 2008-06-15

张震的调调让我很向往~向往成为他一样闷骚和精致的男人~这部片子拍出了一种气场~~

木鸡 2009-08-28

看完片子之后,我动作变得慢条斯理,仅此而已

蚂蚁没问题 2011-02-14

片子为了立志高洁,选择了这种清汤寡水的形式,呈现出全无血肉的骷髅美人,对围棋历史全无了解的人来说,看了这片对吴不会有任何立体认识,很大的可能是连基本的故事都看不懂,玄到这个份儿上就太过了,我很不厚道的觉得十番战拍成俗港片好莱坞片,都能比这个精彩上许多。

火娃 2017-04-04

7/10。滤掉事件,仅仅描述了一种状态,师父过世、离开病床发现庆祝侵占国土的狂欢人群而跌跌撞撞,小心翼翼地对话日本棋士或坐在窗外的两人独处,缺省式的叙事信息和外部情绪写出一副害怕战争干扰、失去信仰的人物画,长焦构图将人物剥离出周围景物,这种构图精美、表意不明的感受类似侯孝贤拍聂隐娘。

胡泼猴 2011-10-30

略显沉闷 就是个人物传记片

2007-09-03

我没有看过关于吴清源的任何书籍,因而对情节方面的诟病毫无知觉。除此之外,应该说这是部很好的电影。画面非常美。摄影太完美了。导演对节奏的把握也很到位。宁静舒缓,却绝对不会是拖沓和沉闷。也不觉得电影里的吴清源痴痴傻傻,反之,张震的吴清源蕴藏某种宁静的内心力量。默默的张力很迷人。

欢乐分裂 2008-04-01

全靠摄影撑(幽寂之美),连张震的表演都显得刻意,全程紧绷着;剧本单薄寡淡,流水账似的叙述,如果重点是谱写内心,那也是较为失败的,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倒是前半段与老师的对话比较好看。

U 兔 2009-03-19

其实是非常好的影片,张震的沉静果真没有让人失望。影片也很有田壮壮的范儿~

方枪枪 2018-03-09

想想《棋王》都能拍的那么有戏剧性和故事性,对吴清源这样的大师来说,应该会更好看,可田壮壮却又走上了另一条极端的路子,刻意回避一切冲突和叙事,只用几笔寥寥带过,呈现给观众的反而是最缓慢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时代性与诗意,但对不少观众而言,还是有点难于接受。

桃桃林林 2007-08-07

好久不见的味道

Lavender 2010-06-15

太闷了

斯慕奇 2010-04-21

两星半

[已注销] 2007-08-18

为甚么豆瓣总是喜欢加一个傻逼的“力荐”在五星后面呢?五星是五星,力荐是力荐,这片子虽然值五星,但并不力荐谁都去看。

Sad Lucy 2010-05-09

不好看

swan 2010-01-14

Moon 2008-05-24

看过棋魂,对里头的一些术语倒是了解,但电影没有专心描绘的点.最后吴清源那海边的居所倒是很让我羡慕.十分不理解黄弈只出现了两个镜头就被列为主要演员.

老朱無電影不歡 2010-08-01

《吴清源》的沉闷延续到了《狼灾记》,不交代故事背景,不设置人物出场,没有事件,没有细节,零零碎碎,泛泛而谈,面面俱到,等于不到,最可笑的是那场撞车戏实在太假了,感觉壮壮老师的现状跟吴清源在路上徘徊的那段戏码一样,进退两难

獨孤島主 2010-04-21

安静得走火入魔

彌張 2010-03-15

景色美,画面美。张震把那种细腻表现得很透彻,他真的超适合演这种文艺片。他是不是真会日语啊,台词完全不像生背的。我觉得这是田壮壮拍的最好的一部片。最后“我的一生只有两件事,真理,围棋”很打动我。

Apocrypha 2008-08-08

为贤者讳

发表评论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