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张艺谋高分剧情《一个都不能少》HD1080P.国语中字


更新时间:2022-04-28 类别: 剧情 评论 下载
显示摘要
……
一个都不能少的海报 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

导演: 张艺谋
编剧: 施祥生
主演: 魏敏芝 / 张慧科 / 田正达 / 高恩满 / 孙志梅 / 冯玉英 / 李凡凡 / 张艺长 / 徐占青 / 刘汉芝 / 马国林 / 武万录 / 刘茹 / 王淑兰 / 付新民 / 白梅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晋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9-09-07(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106 分钟
又名: Not One Less / 一个也不能少
IMDb: tt0209189
水泉小学唯一的老师高老师因为家中有事,不得不暂时请假回家。村长不得不从隔壁的村子找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魏敏芝来代替高老师上课。高老师觉得她年纪小,可是无奈找人不容易,只好嘱咐魏敏之每天给他们抄课文,准确点清人数,一个都不能少。原本30多个学生,因为家里负担不起,所以只剩下了26个。
学生都觉得这个老师太年轻了,没有老师的样子便开始欺负她,整个教室都乱哄哄的。张慧科家境贫穷,母亲又病卧在床,所以他不得不到城里打工挣钱。魏敏芝得知情况后,呼吁同学一起凑钱去找他回来。
魏敏芝到达城里后,历经辛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张慧科,而且这些山区的孩子得到了社会的很大关注。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2010-07-06 12:17:35

这个故事最终只改变了魏敏芝一个人的命运而已

小耳朵图吗 2006-08-03 02:31:00

小学全班组织去看的电影,有很多人感动的哭了………

花落 思量错 2017-04-12 22:53:20

当时很佩服张艺谋,能用这么纯真的孩子去演,而且还很不错,看完感动的稀里哗啦的,一个都不能少是一种执念也是一份发自心底里的爱。

美神经 2017-07-06 23:42:52

确实,对于教育来说,一个都不能少,可是,对于现实来说,金钱却不能少。

Over5 2007-01-23 00:25:49

只可惜片子拍过了以后中国山区里的孩子还是那个样子

初音加油努力 2020-10-03 00:46:10

8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打败了《成为约翰马尔塞维奇》,勇夺金狮。豆瓣人们只知道《小鞋子》《何以为家》,却不知道这部《一个都不能少》(当然质量确实比不上前两者,不过被严重低估也是事实)。 那个时候的张艺谋,拍电影多质朴,多关注民生啊。后面越来越浮夸,口号越喊越响…

赱馬觀♣ 2019-12-21 12:44:32

魏敏芝的倔强执拗其实更多是来源于自身的生活所迫与早熟的契约精神:一个都不能少才有那50块酬劳。至于教书育人,她实在没有太大兴趣,所以祖国花园唱跳得很生涩、一盒粉笔碎了也无所谓、写完板书就径直离开教室独坐门口。单论学苑传统之精神境界,别说告假的高老师,就连班上那位女班长她都不如。但恰恰是这个传统意义不完美的利己性人格最终造就了相对完美的利他性结果:通过执着寻找张慧科而引起了城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注意在寻人过程中魏敏芝解决路费和拉知情女孩同找两件事上都运用了与契约精神密切相关的商业思维:前者获取报酬,后者支付报酬),改善了小学校的教学条件。而这些改变都是她的前任那位高风亮节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高老师无法做到的……旧有模式下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可由新思维迎刃而解。张艺谋拍的其实是一部“入世宣传片”。

我靠 2009-04-11 01:37:03

你还记得用粉笔在黑板上很认真的写出一个字的感觉吗?

战国客 2008-08-03 00:11:49

中国式的一根筋~~

梦梦梦梦 2017-04-10 09:15:22

一个大女孩的坚强,值得让人深思的电影,很感人。

蓝下老婆 2017-04-12 23:43:01

朴实的人演绎朴实的故事,带个我们巨大的心灵震撼

西楼尘 2015-05-10 18:23:40

“张慧科!你到哪里去了啦!”土到家的呐喊,纪录片式的视角,粗砺的土地上文化和知识显得无用而格格不入。张艺谋将视角投射到了广大的农村人民的时候,总是显得那么温情脉脉。简单、直接、朴实、平凡,时过境迁,记忆里全校一起在剧院里看过这样的一部影片,跟着老师一起找过一次不爱上学的顽劣少年。

小云望 2018-01-28 20:52:04

魏敏芝:“张慧科,你在那里?我已经找了你三天了,你快回来吧!”看到这儿我近乎流泪了。在张国师的电影中,普通老百姓与手握权力的政府领导之间相距如此遥远。他的电影总是试图令冰冷的制度站在人情的对立面(《秋菊打官司》也是如此),老百姓办事难的情况依旧普遍。而这很值得当权者反思!

影志 2006-02-04 06:42:36

最后几分钟会哭

柯里昂阁下 2019-01-15 17:02:59

(7.5/10)看了阿巴斯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想到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两者都是关于寻找的主题。张艺谋揭露出了乡村和城市的割裂,一种混杂着泥土和车流的残酷对比,小女孩多次在城市道路中伫立,两旁不断涌动的车流人流,用纪录片式的手法隐藏视点去捕捉群像和个体。一种无比残忍的真实和窘境,至于能否改变这样一个现状,找电视台至少还是有用的,起码它提供了一个发现、舆论的视角,至少证明了某种现象真实性的存在。作为一部电影,它做的已经很多了。

就这样醒到天黑 2018-10-22 17:01:45

张艺谋早年的电影,都有那种一瞬间穿透人心的力量,镜头语言非常的质朴自然,大道理都是深入浅出,有人说张艺谋是凭借着拍摄中国的落后而取悦于西方的,我不那么认为,一个有良知的导演应该做做这些工作,现在的中国电影动辄就在城市里男欢女爱,可是城市文明的现实力作一部都没有见到过。在九十年代,张艺谋的电影聚焦于农村和城市文明的对抗是并不刻意的,是无法回避的,应该说张艺谋做到了他做的工作,应该予以客观的评价!

火娃 2018-10-04 13:10:24

6/10。叙事关键线索的钱和粉笔都是教学条件的代表,从高老师数粉笔、学生打闹摔粉笔到捐粉笔,结尾张慧科写在黑板的蓝颜料粉笔,蓝色是孩子们对孩魏敏情感的赞美,高老师清晨坐车回家而魏敏芝追要工资失败时,黎明的青色冷调表明物质的匮乏,钱的承若无法兌现,搬砖剩余的钱买可乐一人一口,这里可乐是贫困生对物质的奢求。声画艺术构思:村长家一堵破墙(艰苦)和向国旗行注目礼的一抹红色(朝气),全班搬砖脚踏气势磅礴的黄土地,魏敏芝步行至城市的山洞,身后漫漫长路的黑暗呈现眼前的光明,表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魏敏芝去酒席讨饭以黑夜做背景,黑夜映衬出内心的迷茫并给予放下尊严的勇气,广播寻人失败的火车噪音营造心理压迫感,电视台做嘉宾时做节目背景的绿色田野暗示找人的希望,主持人期待魏敏芝回答城里的好,魏敏芝印象最深的却是讨饭。

冰红深蓝 2020-02-23 11:51:18

张艺谋二擒金狮奖之作。1.非常质朴而粗粝的写实主义,所有演员都以真名实姓入角,口音接地气,前半部在村看人,后半部进城寻人,如此真切地呈现出部分乡村教育条件的落后与城乡间的差异与鸿沟。2.对乡村人的直接、稚拙与固执倔强劲儿的描摹及权力机构的通情达理同质于[秋菊打官司]。3.魏敏芝的狂奔(两次追村长车)、被体育老师选中的长跑能手与向城进发的长途步行契如[我的父亲母亲]变奏。4.在乡村强调移动,在城市则凸显静态与蹲守,一如两组绵长的叠化蒙太奇(以毛笔写百张寻人启事&在电视台大门口询问每个人)。5.万能的台长+对电视节目媒介生态的剖露意味深长。6.对钱的计算才是真正实用的应用题,从教歌忘词到真实搬砖。7.对教课与代课中熊孩子们的捣蛋日常深有体会,至今依然适用。8.由极尽节省的粉笔头至每人尽情写字的彩色粉笔。(9.0/10)

unsheath 2009-08-16 01:33:44

这部戏最大的卖点应该是本色二字吧。 没有什么专业演员,主角是一个普通却勇敢的女孩,剧中是这样,生活里也如此。 剧中的主角为了一个对老师的承诺,负担起本不该一个孩子负担的责任,并且拼尽全力。 而戏外,这个小姑娘的人生也因此有了改变。

cjy 2012-12-27 17:32:02

56th金狮,不及秋菊,“中国式一根筋”的延续,戏剧冲突处理得更为充分,非职业演员的本色演出充满质朴的泥土气息,师生关系和“传递”的母题处理得尤为微妙,情绪饱满汇成一股温暖心底的暖流。

一个都不能少的截图1
一个都不能少的截图2
一个都不能少的截图3
一个都不能少的截图4
一个都不能少的截图5
一个都不能少的截图6
发表评论
立即关闭